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

【聯署】我們與生態的距離:拒絕武荖坑蓋滑水道,滑出宜蘭新恥度!

【連署護河溪】

讓河流維持河流的樣子,
拒絕武荖坑建滑水道,
邀請請大家一起來連署!

#野溪怎麼了
#天然野溪零損失 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聯署訴求】
▶ 拉近我們與生態間的距離:
對自然生態的觀光發展不一定是硬體建設,教育導覽、認識地景、社區營造等這方面也很重要,保護自然生態的關懷才是振興的核心價值。
1.請相關單位將規劃圖說等資訊公開,供大眾檢視。
2.請取消「武荖坑蓋滑水道」之開發構想。
     .在溪流行水區興建滑水道設施有違法之虞,請相關單位(如縣府水利處)出面說明。
     .在大自然有接近大自然的遊憩方式,而非過度改變自然生態來迎合人類喜好。如需要設置滑水道,請至人工的遊憩區或游泳池。
3.武荖坑現況保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。若再有相關開發規劃,應該擴大公開討論,建立全民參與的決策機制。

【發起單位】
團體:
1.台灣河溪網
2.守護宜蘭工作坊
3.宜蘭國土調查研究社
4.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
5.宜蘭惜溪聯盟
6.宜蘭縣環境保護聯盟
7.蘭陽創新發展協會
個人:
1.  廖桂賢|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副教授
2.  王正祥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3.  李鈞冠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4.  林 辰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5.  林子翔|蘇澳鎮民眾
6.  林傳芃|來自香港的遊客
7.  洪榕希|偶而會有限公司執行長
8.  高筱婷|國立東華大學專案研究助理
9.  張又婕|蘇澳鎮民眾
10.張台賜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11.張家恆|蘇澳鎮民眾
12.陳柔安|國立台灣大學人類系 學生
13.劉家儀|來自香港的遊客
14.鄭雅嬬|「在南方澳的海味生活」文化部青村計畫執行人 
15.薛呈懿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16.謝佳儀|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學生
17.劉銘傑|洄龜少年 創辦人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